第一章 边军西风烈-《大国杀》
第(3/3)页
战场上,当敌人越过障碍物、步兵的阵地和步兵的尸体冲向炮兵阵地时,使用霰弹是最好的也可能是唯一的选择。美国内战时期,每门野战火炮的前车上都要携带至少8霰弹,而且还要在弹药车上再至少携带12。霰弹弹体上要作简要标示,并得到仔细保存以备在必要时可以随时使用。由于其独有的特性,霰弹在射击时无需考虑是否已进行了精确瞄准,因为其可以在一个锥形的范围之内散布大量的致命的小型弹丸,横扫一大片敌军。霰弹的射程通常不过4oo码,但是在其有效射程内杀伤力极大。
霰弹基本上算是除了实心弹以外最简单的一种炮弹。其弹体往往是一个尺寸和炮膛相适合的锡制或铁皮制圆筒状容器,内装铅质或铁质弹丸,完全不需要引信和爆炸装药这些东西。标准的12磅拿破仑炮射的霰弹内装82个弹丸,每个弹丸的直径为o.69英寸,弹体内由锯末或者其他松软的粉末状物质塞紧,一方面是为了防止薄薄的弹体受挤压变形,另一方面也为了不让内装的弹丸在行军时因互相碰撞而出声音。12磅榴弹炮用的霰弹弹丸相对更大,每枚霰弹内装68枚1英寸直径弹丸。霰弹很容易制造,弹体甚至可以使用纸筒或者木头来制作,内部装填的弹丸也可以用普通步枪子弹甚至铅块、铁链、碎石子等杂物代替,据说里士满的南军还使用过瓷器的碎片和长芽的土豆来装填霰弹,但是具体是否取得了战果就不得而知了。
易破裂的霰弹弹体在射后就会破裂(一般倾向于是在飞出炮口后因内外压力差而破裂的),内装的弹丸则会像一阵金属的豪雨一样飞向敌人。这些沉重的小弹丸在4oo码外依然会有一定的杀伤力,而在4oo码的距离之内,几乎没有人能幸免于难。
在霰弹的最佳射程——2oo码的距离上,这些弹丸甚至能打穿一个敌人的身体之后再撂倒第二个敌人(仅限于不易变形的铁质弹丸)。前线的一个炮兵连在这段射程内射霰弹时,每一轮射击都可能会令数百名敌军毙命。当如此密集的火力击中敌方士兵时,炮手们常常可以听见哭天喊地的集体惨叫和呻吟声。这次的效果也是这样。
…………
塔斯曼帝**炮兵果断的使用了散弹,向冲到跟前的莫纳军步兵猛烈开火,连续的散弹炮击,给力的炮击。第一次齐射,炮口前,莫纳军步兵倒下一大片,而多次射击过后,一地尸体,一地尸体……残余的莫纳军步兵崩溃了,进攻被彻底瓦解。
塔斯曼帝**顺势冲了出去,不仅仅是体格强健的帝**重甲格斗步兵,还有后方待命的一个团的手枪骑兵……帝**追了上去,砍翻了一堆溃军又杀入敌军军阵中,愉快地砍杀,射击,穿刺……
查理卡巴斯基诺顿玩砸了,这个时候国王果断的要回了指挥权。“你这个诈骗犯,你被捕了。”曾是贵客的上将被关进了囚笼里,小国的领导人个个都是变脸高手。面对塔斯曼帝国,这小国不是不想变脸,可他们清楚塔斯曼帝国野蛮人从来都是一根筋,你变了脸跪舔装孙子也没有用。唯一的办法只有死战到底了。
莫纳军近卫军督战队上阵,又一次吹起冲锋号,全军冲锋了,全军回身冲锋,预备队也来了,这支生力军分分钟就投入了战斗。
国王上过贵族军校,那里的逃课大王就是他。俾格米人从来都是好色的,他老爹给的生活费几乎都扔在了红灯区,以至于军校高才称其实只是略懂军事。这位空有一纸文凭,实则不学无术的国王总以为打仗就是打群架,自己这边人多,帝国那边人少,人多打人少,白刃战好欺负。然而,事实可不是这样子的,军事行动从来都是个技术活,专业人员是必须的,尤其是战争指挥官这个位子。
大兵也是须要专业技能的,没有训练好就上去,只能是被别人家刷人头。抗战历史上,中国“抗日农民正规军”白刃战打日本,人比日本武士多的多了,可是人多死得也更多,遍地死尸,一片一片的到处都是。这里是没长出人样有没受过正规格斗训练的俾格米矬子跟强壮高大的武士民族塔斯曼人玩白刃格斗,矬子注定是要悲剧的,这是基因决定的。
矬子步枪算上枪刺枪托才1.3米长,帝国长枪方阵都是三米半拒马长枪的,再说帝**各个都板甲加金属头盔,白刃战貌似更吃亏。冲在最前面,第1、2排的枪兵枪短被帝国拒马长枪刺穿后,第3排的步枪兵聪明的开火了,可子弹在敌军步兵的铁甲上只是冒着火星,敌兵受到的损伤却很小。
国王恼羞成怒,后面火箭兵奉命射,火箭像雨点一般的飞来,无差别火力射杀。可帝**的兵和长枪兵都是有盾牌的,盾牌挡住了大量火箭,帝**格斗步兵只遭受了很少的损失。
预备队上来了,两军再次贴身后,刺刀似乎不如弯刀更适合近身格斗,主要是俾格米劣等人没受过正规拼刺训练,另外帝**的盾牌也是保命杀敌的神器。近身格斗中,1个穿着铁甲、拿着大盾的帝国兵至少能杀死5个督战队逼过来的炮灰兵,塔斯曼军人的铁靴子一脚都能踹倒一个像乞丐一样的劣等人种,帝**锋利的弯砍下来,俾格米炮灰兵没有盔甲直接身分离……
最后步兵打得差不多的时候,双方的骑兵都开始冲锋了,对冲。这一时期标准的骑兵格斗战术在2o世纪中叶的中国战场上仍能见到,但在欧洲,这就要被当作笑料了。你见过希特勒德军的马刀骑兵吗??
塔斯曼帝国的格斗骑兵是职业骑兵,类似于欧洲骑士,从小就受过良好的军事训练,战斗中穿着板甲、使用类似关公大刀塔斯曼骑兵长刀,还备有盾牌的短兵器。平民出身的手枪骑兵也是穿板甲、防护完善的。
俾格米人种体质渣,穿不了板甲。以破落穷民乞丐为兵员的莫纳军骑兵几乎是光着身子的,就一身粗布军衣、横眉冷面,疯狗一样嗷嗷叫着冲。面相丑陋猥琐的俾格米骑兵军官大叫着:“骑兵连,给我冲啊!”
2o世纪中叶,中国对日作战战中,中国骑兵遇上了拿着武士刀的日本骑兵,即使打不过,至少还能杀死一点日本骑兵,算是给敌军造成了点伤亡。不过,有时候是真的打不过日本骑兵,某部数百骑兵被人家打的跳河全部淹死,也不敢返身去跟日本骑兵一战。不信可以百度,这丢人事是被搅混洗白成正面事迹宣传的。中国人无脑儿太多,也就有人信了。
俾格米人种的莫纳军骑兵不会使长兵器,只有马刀。塔斯曼的骑士大长刀有三米长,先制人把劣等人种骑兵砍翻下马,甚至马上分尸。当莫纳军的马刀砍到帝**的板甲上时顿时傻了眼,微笑的帝**骑兵似乎在说,“我没给你们按摩费,别给我按摩了”。
双方骑兵纠缠混战在一起,长刀不好用了,但是帝**骑兵拔出弯刀,挂起盾牌,锋利的大马士革钢弯刀砍瓜切菜般秒杀了没有盔甲和盾牌的垃圾人口骑兵。帝**骑兵不仅人能披板甲,马身上也有革甲,帝**的战马从来都是适宜骑兵突击作战的优良马种,比某些落后国家那些连日本马都不如的劣种马战斗力和度都强得多。俾格米人种的莫族人打不过闪米特人种的塔斯曼人帝**,剩下的人想逃,可逃都逃不掉的。
莫纳军的最后残兵败将据守军营,被帝**的大炮炸成炮灰,而逃难的国王等王国高层则被轻装追击的帝国手枪骑兵追上,射击之后,弯刀亮相,这群逃难者被砍掉了最后一颗脑袋,刚好到了帝**的晚餐时间。
决战就这样结束了。战争的结局是塔斯曼帝国西部帝国边防部队虽兵力并不占优,但仍以雷霆万钧之势灭掉了这个装逼小国,一个都不留。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随着更多帝国大军的到来,莫纳人彻底败了,抵抗的莫纳人被杀绝了,没有抵抗但帝**认为有必要杀掉的也被杀绝了,剩下的幸存的莫纳人被卖做奴隶。
没有当上奴隶的幸存者也是有的。决战那天,跨国高级军事打工仔查理卡巴斯基诺顿将军很意外的活了下来。帝国骑兵冲入莫纳国王的中军大帐,那里早已空无一人,地上散乱的躺倒着舞姬和侍女的尸体,国王在逃难前大开杀戒,俾格米人也就只有杀女人的本事。帝**四下寻找,现了唯一的活物——这位来自中央大66军强国的异国上将,敌军的高级军事顾问。塔斯曼帝**士兵惊愕的打量着这位笼中怪物,直到几位高级军官到场。纳尔卡曼尼将军亲眼目睹了自己对手的这般狼狈样子,忍不住笑了,他觉着自己没有权利处理这位外国前高官,遂将他礼貌的送到了都。
战后这位“前敌军”打工仔将军被释放回国,没有受到塔斯曼帝国方面的任何责罚。更令中央大6各国惊愕的是,塔斯曼帝国不但慷慨的替莫纳人支付了工资,还给了这位将军一大笔额外的路费,整整一大袋金币,一个壮汉才勉强扛得动。据说这两笔钱加在一起足足有5o公斤黄金,也许这些黄金应该叫广告费更为合适。对帝国来说,这钱真的不多,阿史那思迪奥皇帝的军队仅是在莫纳王国的中央国库里就劫掠到8619公斤黄金……5o公斤这点就算是洒洒水了,给敌军那边的友军一点胜利赏赐。
这场战争也就这样结束了,莫纳王国灭亡了,塔斯曼帝国又一次开疆拓土,奴隶,金银,各种物资,爆赚一笔。这种事情在帝国历史上实在是太平常了,几乎每一任皇帝都要来他几场仗,增加帝国的版图。
这场战争中,不平常的是一向信守诺言的中央大6强国集体违约失信。战前,莫纳王国中央大6的朋友们许诺了出兵军火军费等等援助,可从头到尾,这些朋友都没有派出一兵一卒,没支援过一粒子弹,反倒是一分不剩的瓜分了莫纳王国的海外财产——那些应付贸易收支账款,还有大批存在各国银行的实物黄金。“塔斯曼老虎吃肉了,我们总得喝点汤吧。”每个“老朋友”都从这只土拨鼠身上捞到了好处,总体上一场够愉悦的晚宴,唯一的遗憾是餐品有点少,让人吃不饱。
思迪奥皇帝的这场战争有两个目的,对内给自己立威,对外提高国家的国际地位。这两个目标都顺利达成了。塔斯曼帝国赢了,但中央大6国家似乎也赢了。在文明与野蛮这一回合较量中,唯一的输家只有莫纳人。这些沦为奴隶的俾格米土拨鼠跟凶残的闪米特老虎不可能成为朋友,跟高傲的雅利安狮子们更不可能。
文明狮子们试探了野蛮老虎,果然功夫了得。土拨鼠死了,只是死了只土拨鼠而已。
“塔斯曼帝**依然是强大的,虽然装备落后,但战力依然强悍如当年,足以扫荡一切宿敌的新式军队。”——卡尔曼尼亚王国前6军司令查理卡巴斯基诺顿上将。
中央大6多数国家将这位上将善意的警告视为塔斯曼帝国国家电视台布的广告。
“这位前6军上将收了5o公斤黄金后,满口诳语,给那些落后的野蛮人鼓噪声势。”
所以,下一次试探行动就成为了历史的必然。“大英雄”是必须有的,只是这次的土拨鼠来自中央大6文明国家之中。
第(3/3)页